中國水產頻道報道, 2020年,庚子之年,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,其中發生了種種,但“跨過”正是我們給2020年最好的回答 天地風霜盡,乾坤氣象和。轉眼間,2020年已離我們而去。在這個注定不平凡的一年里,有惶恐、有感動、有變化、有驚喜……當然,最重要的還有國人樹立起來的國家自信心以及對未來的憧憬和干勁。 老人常說,庚子之年不尋常。2020年,庚子之年,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。 年初,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工作、生活,也重創了水產業。1月24日開始,水產業按下了“暫!辨I,全國多地封市、封縣、封村,封路、閉市、禁售、停運......疫情產生劇烈的“多米諾骨牌效應”,水產品大量積壓,價格暴跌,行業損失慘重,所有人都對未來產生未知的恐懼。 隨后禁野令頒布,養殖的中華鱉、烏龜、牛蛙等品種身陷禁養風波,業者惶惶。接著飼料漲價,最高漲1000元/噸,上漲次數之多創歷史記錄,業者但求“活下去”。南美白對蝦、黃顙魚、草魚等品種“怪病”纏身,業者不知所措。 五月連續的梅雨季節,給正在恢復中的水產養殖業又打上了問號。六月,多地遭遇60年不遇暴雨洪災肆虐,導致大片魚塘和蝦塘被淹,水產養殖再遭“滅頂之災”。 大災之年,我們也有感動。 疫情之下,正大、海大、通威、粵海等極具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紛紛出資出力,共克時艱,助力全國人民打贏這場艱巨的“抗疫情大戰”。同時積極復工復產,打通交通運輸生命線,把生產物資及時送到養殖戶手中,目的只有一個:不讓一條魚斷料、任一條蝦餓死。 2020年,行業也有變化。 國家陸續出臺了幾份重磅文件,為行業發展指明方向。年初,農業農村部一號文件發布,就水產養殖方面的工作進行整體部署。 三月,農業農村部發布《依法應按獸藥管理的水產養殖藥物類型清單》(征求意見稿),進一步推動飼料禁抗,保障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。 四月,農業農村部發布《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工作的通知》,到2022年底,全面完成全國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,實現發證登記全覆蓋。 緊接著,農業農村部印發《關于全面推進實施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制度的通知》,提出到2022年底,力爭實現全國水產苗種產地檢疫申報檢疫率100%、檢疫合格電子出證率100%的工作目標。 十一月,國家出臺《關于加快水產養殖機械化發展的意見》,到2025年,水產養殖機械化水平總體達到50%以上。一份份重磅文件的出臺,也預示著行業將發生偉大的變革。 水產前沿作為有溫度媒體,抗擊疫情期間,積極搭建自救平臺,打通信息共享通道,幫助業者度過這段艱難的時期。戰疫搶春,我們籌辦了南美白對蝦、小龍蝦、河蟹、加州鱸等系列養殖線上“云論壇”,助力行業復工復產。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,我們陸續恢復線下活動,成功舉辦了“第三屆中國水產高值飼料發展研討會暨首屆農牧企業高峰論壇”、“第三屆中國工業化水產養殖論壇”、“第三屆中國水產動保大會”、“第九屆中國養蝦高手年會”等行業極具影響力的會議。 最讓我們為之自豪的是,“2020中國水產前沿展”在2020年如此困難的情況下成功舉辦,展會規模達30000㎡,約300家行業優秀企業和10000+專業觀眾參與,再次向外界展示了中國水產養殖業的實力與形象,再次樹立起了我們的行業信心。 不一樣的2020年,不一樣的你我。 因為疫情和困難,我們有過擔憂和害怕,有過掙扎和煎熬,但最后都挺過來了,我們仍堅強地生活著,我們仍充實地工作著。當年終歲末再次回首,才發現“跨過”,才是我們給2020最好的回答。 選自|《水產前沿》雜志2021年1月刊卷首語 |
重點推薦 |
|
免責聲明:
1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中國水產頻道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中國水產頻道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水產頻道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中國水產頻道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15天內來電或來函與中國水產頻道聯系。聯系方式:020-85595682。